输液器止溢滤芯是防止血液逆流、空气栓塞及药液污染的关键部件,通常集成于滴斗或输液管路中。长期使用后,
输液器止溢滤芯可能因微粒堵塞、蛋白吸附或弹性失效导致功能下降,需定期更换。本文从操作准备、拆卸安装到质量验证,系统梳理标准化更换流程,确保医疗安全与输液质量。

一、更换前准备:环境与工具核查
1.环境消毒与个人防护:在层流洁净台或紫外线消毒后的操作间进行更换,操作人员需佩戴无菌手套、口罩及帽子,避免毛发、皮屑污染滤芯。若在病房更换,需用75%乙醇擦拭操作台面。
2.工具与耗材确认:准备同型号新滤芯(需核对批号、有效期)、无菌剪刀、止血钳及无菌纱布。检查滤芯包装完整性,若包装破损或滤芯变色(如黄色变深),需立即停用并上报。
3.患者状态评估:更换前暂停输液,观察患者穿刺部位有无肿胀、回血。若为危重患者,需提前准备急救药品及设备,确保更换过程安全可控。
二、分步更换流程:从旧滤芯拆卸到新滤芯安装
1.关闭输液通路:用止血钳夹闭滤芯下游输液管(距滤芯5肠尘处),避免药液泄漏。若滤芯集成于滴斗,需先关闭流量调节器。
2.分离旧滤芯:用无菌剪刀在滤芯上游1肠尘处剪断输液管,轻轻拔出旧滤芯。注意避免触碰滤芯接口处,防止残留药液滴落。若滤芯与管路粘连,可用无菌纱布包裹后缓慢旋转拔出。
3.安装新滤芯:撕开新滤芯无菌包装,将滤芯上游接口插入已剪断的输液管,确保插入深度&驳别;1肠尘。若为螺纹接口,需顺时针旋紧至无渗漏。用止血钳夹闭滤芯上游管路,向下游管路注入少量空气,观察滤芯表面无气泡逸出,确认密封性。
4.恢复输液并排气:松开上下游止血钳,打开流量调节器,待药液充满滤芯后,轻弹管路排出气泡。调节滴速至医嘱要求,观察1分钟无渗漏后,方可离开患者床旁。
叁、质量验证与注意事项
1.功能测试:挤压滴斗观察滤芯是否通畅,正常滤芯应允许药液均匀下渗,无堵塞或喷溅。若滴速异常(>医嘱&辫濒耻蝉尘苍;20%),需检查滤芯方向是否装反或管路打折。
2.污染防控:废弃滤芯需放入黄色医疗垃圾桶,剪刀、止血钳等工具经消毒后备用。操作后用快速手消毒剂清洁双手,记录更换时间、滤芯批号及操作人信息。
3.特殊场景处理:若患者正在输注血制品或化疗药物,更换滤芯后需密切观察15分钟,警惕过敏反应或静脉炎。对儿童或躁动患者,可提前使用约束带固定肢体,防止管路牵拉导致滤芯脱落。
输液器止溢滤芯的规范更换是保障输液安全的基础操作。医护人员需严格遵循无菌原则与标准化流程,结合患者病情动态调整操作细节,方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,提升医疗质量。通过定期培训与技能考核,确保每一位操作者都能熟练掌握这一关键技术,为患者安全筑牢防线。